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专栏 > 文章 当前位置: 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 文章

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专栏:鹿邑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奋斗业绩展示

时间:2021-04-09    点击: 次    来源:鹿邑融媒    作者:于新豪 - 小 + 大

前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各类专业人才在推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成就显著、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鹿邑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经精心筛选一批优秀专家人才,开展县专家人才爱国奋斗精神风采集中展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他用一张五彩纸剪出一个绚丽的世界

见到梁加付时,他正在观堂镇文化站的工作室里“拾掇”他的作品。见到我们来采访,60多岁的梁加付依然显得很腼腆,一边红着脸掏出烟热情地让烟,一边支吾地说着:“麻烦你们又跑一趟......

梁加付,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周口市第四届政协委员、鹿邑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6岁起就跟着爷爷学习纸扎、剪纸。“那个时候爷爷是村里的能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基本上都离不开爷爷的手艺,他扎纸马、剪窗花是当地的一绝。”梁加付告诉记者,每逢喜庆的日子,爷爷用鸡蛋换几张红纸,随手剪出几张窗花,给乡里邻舍送上美好的祝福。在梁加付眼中,剪纸不仅是喜庆的装饰,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传递了幸福与希望。



和谐幸福、政通人和、龙腾盛世、山河锦绣……梁加付创作的系列展现新时代和谐幸福的作品,形象或朴实忠厚、或清新温馨、或威风凛凛。剪纸几十载,梁加付涉猎题材广泛,名著中的人物原型、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老子故里特色景区等等都在她的一双巧手下栩栩如生。

说起剪纸艺术,腼腆的梁加付瞬间眼睛亮了起来。“小时候就是觉得好玩,跟着爷爷‘打杂’,耳濡目染打下了‘基本功’。”梁加付说,后来爷爷去世,自己又跟着一位同族的曾祖父学习了一阵子剪纸,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读书了,在家跟着父亲‘侍候’家里的几亩地。农闲时节,跟着邻村一个教美术的王建彬老师又学起了素描。“那个时候才知道素描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物体的形体,结构的变化,形体的比例,结构关系等等专业的知识。”梁加付说,以前都是凭着感觉去画、去剪,结识了建彬老师后才算真正接触了绘画与剪纸之间有着紧密关系的理论精髓。

十八岁那年,梁加付开始正式从事起了纸扎、剪纸行当。“我家有四亩地,夏季收完小麦后,全部种上高粱,高粱杆是做纸扎的重要材料之一。”梁加付说,纸扎是先用高粱杆扎骨架,然后用五彩纸‘画条子’、‘采花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纸扎作品一般用于祭祀先祖、家有白事时使用。剪纸一般都是喜事时用的比较多,红双喜、喜上眉梢、多子多福等喜庆吉祥的图案比较受欢迎,谁家有女儿出嫁或者儿子结婚,都会揣着两包烟登门来求几张拿回去贴在家里。

忙时在家种地,闲时就做纸扎、剪纸。那些年梁加付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大约是1998年左右吧,纸扎与剪纸市场受到印刷品的冲击,传统手艺一下子没了市场。”梁加付回忆,市场上充斥着印刷精美的各种亭台楼阁、剪纸窗花等,价格低而且更新迭代快,很多做传统纸扎、剪纸、年画的手艺人迅速败下阵来。梁加付也不例外。“二十年多年的手艺,养不活一家老小。”梁加付无奈地说。没办法,那年就外出务工,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浙江嘉兴看到一场龚德康老师的剪纸艺术展,一张张精美的手工剪纸艺术让梁加付沉寂的心又燃烧起来。白天在工厂食堂打杂,晚上就自己买来剪刀、彩纸,开始追逐当初的梦想。2014年夏天,梁加付的一副《千手观音》剪纸作品被乡文化站站长张光伟发现,张站长如获至宝,当年拿去天津参展,获得优秀奖......张站长动员梁加付回来老家发展,把剪纸这个传统艺术传承发扬下去。

2014年获得首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精品奖,2015年获得河南省第八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优秀奖,2016年梁加付的作品《中华传统二十四孝》入选孝道善家风中国天津西岸剪纸艺术展......一路走来,梁加付拿奖拿到手软,荣誉的背后是辛劳的付出,但梁加付还是那个梁加付,依然憨厚老实、勤劳节俭......

这阵子梁加付正忙着创作一幅《龙腾盛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剪纸作品,看着他弓着背趴在工作台构图,满脸沧桑一心向党瞬间泪目。“几十年来,我这一代人真实看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梁加付说,从小时候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吃穿不愁,人们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这都是党带来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老百姓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现在你要去观堂镇的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在街南头路西有个烧饼铺子,那就是梁加付的烧饼铺,他白天卖烧饼,晚上搞创作。 (作者:于新豪)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秦应成:“尾毛”小行业,“刷”出大产业

豫ICP备20019935号  |  不良信息监督举报邮箱:luyixinwen@126.com  |  电话:1669671316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16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037
Copyright © 2022 鹿邑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